农商资讯网--农业B2B信息发布网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国内动态 国际动态 市场行情 分析预测 专家观点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热门话题 B2B资讯 

西班牙非洲猪瘟根除计划的经验与借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16  浏览次数:534
非洲猪瘟(ASF)于1921年首次被报道,1928年,该病也在南非出现。此后有报道称,1933年到1934年发生于南非的非洲猪瘟疫情共涉及11000头猪,其中8000多头死亡,2000多头销毁,只有862头存活,其严重程度可想而知。该病早期只流行于东非和南非部分地区,而在1957年,该病从安哥拉传入葡萄牙的里斯本,虽然很快被扑灭,但在1960年该地区又暴发疫情,并在亚平宁半岛广泛流行。   随后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前苏联、马耳他、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国家均有非洲猪瘟疫情出现,虽然疫情在多数国家很快就被扑灭,但西班牙的疫情却长期存在,直到1995年才被扑灭。在根除非洲猪瘟的过程中,西班牙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其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的动物健康监测中心也被OIE认定为非洲猪瘟参考实验室,成为OIE认可的3个非洲猪瘟参考实验室之一。虽然非洲猪瘟无疫苗可用,但西班牙借助及时准确的诊断检测和严格有效的封锁扑杀等措施,在根除计划颁布后的10年内即根除该病,成为该病根除历史上的佳话。   一、西班牙非洲猪瘟历史   1960年非洲猪瘟传入法国时,该病主要在落后农场里传播。随着20世纪60年代西班牙经济的起飞,猪肉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短短几年,西班牙养猪业由落后的家庭式饲养模式转变为技术先进的集约化饲养模式。之前主要在南方和西南方的开放式生产操作正逐步转变为6个区域内的工业化农场模式。这种饲养格局造成西班牙境内高密度的猪群移动,使得疫情控制极为不便。   1960年,ASF在西班牙境内特定区域内迅速传播。初期临床表现为急性症状和高死亡率。随着该病的广泛流行,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等发生较大改变,表现为发病方式较温和,有些呈隐性感染,出现病毒携带动物和死亡率低于5%的所谓非典型非洲猪瘟类型。曾有研究对西班牙流行区的408个农场进行了调查,结果17个农场(4.2%)有动物携带病毒的现象。这种变化使得临床诊断变得十分困难,对该病的确诊必须借助实验室参与才能完成。此外,在西南地区,该病毒也发现可以通过软蜱传播。   在如此复杂的疫情状况下,西班牙的相关出口贸易收到严重制约,其活猪、鲜猪肉和特定猪肉产品无法对欧盟成员国进行出口,对养殖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在1983年实施非洲猪瘟控制计划之前,西班牙政府为控制ASF直接投入的资金,如鉴定,诊断,流行病学监测等的花销高达1900万欧元。西班牙当局逐渐意识到现有防治手段的被动和陈旧,于是在1985年3月颁布西班牙根除计划。该计划由欧盟直接授权并提供约72亿比塞塔(超过4300万欧元)的财政支持。
分享与收藏:加入收藏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