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资讯网-农业B2B信息发布网 » 资讯 » 专家观点 » 正文国内动态 国际动态 市场行情 分析预测 专家观点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热门话题 B2B资讯 

“钱包”涨幅为何难比税收涨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03  浏览次数:498

在中关村鼎好电子商城一处相机摊位,卖相机的工作人员介绍,在他们店里,消费者如果要开发票就要按2%的税点多交一部分钱。比如8000元的相机,如果开发票就要8160元。“8000元没有包含税在里面,而专卖店里的都是含税价,所以我们要便宜。”

  商品中这些看不见的税是构成我国税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顾海兵表示,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这些都是间接税,占我国税收大部分。间接税由企业开始,一层层到达老百姓,老百姓却不知道被拿走多少。

居民收入增幅远低于税收增幅

  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名义上同比增长1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10元,名义上同比增长14.1%。

  与2009年不到10%的增速相比,近两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明显加快。

  不过,与税收增幅相比,居民收入增长还是有点慢。2010年和2011年,全国税收增幅分别为22.64%和22.6%,高于居民收入增幅。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财税研究室副主任杨志勇认为,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是税制结构的问题,目前,中国的税制是以间接税为主,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征管的加强,自然而然就有一个累积效应。此外,还有国民收入分配的秩序问题,企业收入比较高,这与垄断行业的垄断利润有关。

  专家分析原因不尽相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倪红日不认为这是税制的问题,称税收增幅大于居民收入增幅与财政体制有关,由于加强征收管理,地方征收的数量比中央征收的数量要大。

  倪红日说,税收增幅偏高也与通货膨胀率较高有一定关系。

  对此,顾海兵表达了另一种观点,他认为税收增幅与居民收入增幅之间的对比没有价值。

  顾海兵说,中国居民的收入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完全包括到统计口径中去,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往往统计不出来,老百姓也有大量的地下经济收入,这些因素每年都有变化,影响到居民收入增幅的统计。

  税制改革应以直接税为主

  经济学家茅于轼曾说过,老百姓在生活中的任何一样消费,不管是在超级市场买东西,还是用电交电费,打电话交话费,里面统统都有税,只不过本人不知道而已。

  这种能转嫁的税属于间接税范畴。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全部税收收入中,间接税的收入占比为70%以上,来自所得税和其他税种的收入合计占比不足30%

  顾海兵认为,中国的税制应改成以直接税为主,间接税为辅。“如果以个税为主,我看见我的钱被拿走了,知情权在我这儿,主人翁纳税意识立马就起来了。而个人所得税占的比重越大我们对政府的制约力度就越大。”

  提高直接税占比是趋势

  倪红日表示,直接税在中国目前还存在局限性。首先老百姓不能接受,老百姓的纳税意识跟民主法治建设和透明度有关系。而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还在推进,还不是很完善,预算的透明度也不是很高。此外,中国人口特别多,直接税的征收成本也比较高。

  杨志勇认为,直接税占比的上升是一个趋势,提高直接税占比,需要一个制度性演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慢慢调。

  名词解释

  直接税

  直接税是指直接向个人或企业开征的税,包括对所得劳动报酬和利润的征税,纳税义务人同时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纳税义务人不能或不便于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的税种。目前,在世界各国税法理论中,多以各种所得税房产税遗产税社会保险税等税种为直接税。

  间接税

  间接税是对商品和服务征收的,间接地以公众为征税对象。纳税义务人不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纳税义务人能够用提高价格或提高收费标准等方法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的税种。目前,世界各国多以关税消费税销售税货物税营业税增值税等税种为间接税。

  个案

  1 私人工作室想法避税

  郭先生:工作室设计师 年龄:32岁 年收入:最高可至100万元,每年不固定

  郭先生原本在北京一家建筑公司做设计总监,后来选择单干,和一个熟人成立了一个工作室,通过接活来挣钱。“尽量不接正规公司的活儿,因为那样一扣税就几十万。”

  郭先生举例子称,2009年的时候他接了一个活,他拿着单子去地税局开发票,最后被扣掉了27万元的税。

  “这样扣税其实很不合理。比如,我接了一个100万的活儿,税务局会按照100万来扣掉18万的税。但实际上,这100万里面有80万的材料费等成本费。除掉成本费只剩下20万,扣掉18万的税,就只有两万。”郭先生说。

  到目前为止,郭先生的工作室还没有注册登记。在他看来,登记注册以后比较麻烦,还要定期交税。现在,他每次接的活都挂靠在另一家公司下面。

  “能避税就避税。”郭先生说,这是他最大的感受。

  2 税收减免带来些许安慰

  尹先生:服饰精品店店主 年龄:33岁 年收入:10万元左右

  尹先生目前在广州经营着两家服饰精品店,一个在繁华地段,即一级街,另一个在二级街。一级街的店面每月上报营业额1.4万元,二级街每月上报营业额5千元,“地税局会根据店铺所在地段来评估营业额。”

  尹先生表示,2011年,一级街店面每月缴纳国税和地税750元,二级街店面每月缴税近300元。

  尹先生称,相比较而言,二级街的冷清店面利润反而更高。“主要是地租的差别。一级街店面地租贵,每月1万左右。而二级街地租加管理费等不到5千。所以成本更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去年11月份提高了增值税的起征点幅度区间,根据广东省的规定,销售额不到两万元的免除国税,地税也相应减少。尹先生的一级街店面如今只交150元的地税,二级街店面只交60元的地税。尹先生算了一下,两个店面每月税收减少840元,一年可多赚1万元。

  “税收其实不是太重要,压力最大的是铺租和人工成本。现在租金被炒得太厉害,税收减免一块钱是一块钱,对我们这种个体户来说,多少有些安慰。但也起不了什么大作用,只是杯水车薪。”尹先生表示。

  3 “明白事儿”后牢记开发票

  刘先生:时尚杂志编辑 年龄:32岁 年收入:10万元左右

  刘先生是北京一家时尚杂志的编辑,他表示,自己原来对税收没有什么概念,包括自己的个税,他很少关心过到底扣了多少税,“因为工资太低了。如果是企业老板,给别人发工资,肯定感受很深。”

  刘先生拿去年某月的工资举例,说当月工资扣除保险和公积金后剩下7245元,扣税269元。他认为,这样的收入对于单身来讲还过得去,但要养家糊口的话,就比较困难。“孩子的上学费吃穿房贷亲朋好友的来往都需要花钱。”

  刘先生说,自己以前“不明白事儿”,消费从来没有开发票的习惯,后来明白如果不开发票,商家就可以少缴税,所以现在哪怕是去麦当劳和肯德基都会要求开发票。

  “如果商家纳税了,平摊在消费者头上的就少了,一定要有这个概念,有开发票的习惯。”他说。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刘兰兰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