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资讯网-农业B2B信息发布网 » 资讯 » 市场行情 » 正文国内动态 国际动态 市场行情 分析预测 专家观点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热门话题 B2B资讯 

宜良大农业凸显大效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03  浏览次数:670

宜良依托昆玉高速带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稳定和保护坝区基本农田,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为重点,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基础,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机制,增强发展活力,实现了农民组织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经营规模化,农村一、二、三产业得到了有机融合发展,不仅实现了农业集中突破,整体跨越,更在全市、全省范围内凸显了农业的“大效应”。

“宜良素有滇中粮仓之称,围绕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都市现代农业主题,我们紧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目标,以农业园区建设、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抓手。突出高效农业、质量农业、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和招商引资四个重点。稳定提升粮食、烤烟、畜牧三大产业,重点突破蔬菜、花卉苗木、林果三大产业,大力实施‘4210工程,推进高原特色农业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产业化生产,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农业进位争先,提速增量,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宜良县农业局局长赵伟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从全市农业发展的角度看,如今,宜良农业“放大”效应及在全市的引领带动越来越明显,滇中粮仓走出了一条全面发展的路子。

结构调整

赋予“滇中粮仓”新内涵

从单一的粮食种植逐渐发展到苗木、烤烟、林果以及畜牧等多元化农业结构,这赋予了宜良滇中粮仓“新内涵”。通过转型,宜良农业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宜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明晰。”赵伟举例说,宜良按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做强优质稻、蔬菜、花卉、鲜食豆类、林果、烤烟、畜牧等高原特色支柱产业;大力优化和调整农业结构,在保证粮食自给有余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积极扩大蔬菜、花卉苗木、水果、干果种植;发挥气候优势,围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精细蔬菜,半山旱地早蚕豆、甜脆冬豌豆,冬早、正季、晚秋甜玉米;按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加工青贮饲料,加快奶牛、圈养山羊、肉牛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步伐。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如今宜良特色产业渐成规模。建成了5万亩优质水稻、10万亩冬早蔬菜、1万亩保障昆明市蔬菜供应生产基地、9万亩优质烟叶、6万亩鲜销蚕豆、4万亩花卉苗木、15万亩板栗、4万亩核桃等生产基地。初步建成坝区高效粮、经、畜、鸭、鱼现代农业示范带,建成半山区菜、果、粮、烟、畜绿色农业示范带,建成山区林、果、烟、粮、牧生态农业示范带。

园区建设

打造全省“菜篮子”“米袋子”

宜良农业如何走出新路子?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带动、引领、辐射全市全省?赵伟说:“我们坚持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以推进中国宜良花木城、昆明泛亚种业交易市场、农产品供给中心建设为切入点。构建标准化养殖、优质粮食、烤烟、蔬菜、花卉苗木生产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带,提升现代农业产业,注入‘滇中粮仓新内涵。力争到2015年,把宜良初步建设成为全省现代农业、都市农业、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全省重要的‘菜篮子、‘米袋子基地高附加值农产品精深加工交易区;滇中高效生态农业及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中国西南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交易基地。”

在强化农业产业招商引资上,宜良围绕基础设施、农业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链延长、农产品市场建设、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等重点。精心策划,筛选、包装产业项目,瞄准国内外大龙头企业,实施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招商,努力实现招商引资的大突破,产业结构大调整,效益大提高、农业大发展,产业大升级。为园区的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农业的“二次腾飞”搭建平台。

高原特色

建设10大都市农庄

宜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不断拓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功能,充分利用农村设备、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自然生态、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不断发挥农业和农村休闲旅游的功能,拉动休闲消费,带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当前,我们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方式,全力推进花园林场小哨生态农庄和昆明泛亚花木城宜和园两个都市农庄建设,确保年内建成1个。到2015年,全县将力争打造10个具备宜良特色、符合产业布局的都市农庄。”赵伟说,宜良将不断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保障。创新管理体制,不断加强县、乡、村三级农业、水利、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深入实施农业、林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林业科技培训。健全农业信息体系,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同时,实施市场化,筑好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通道。培育市场龙头企业,引导市场龙头企业增强社会责任,通过建立利益联接返还机制,与农民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充分享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成果。

记者杨雪煌通讯员邱小坤报道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