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资讯网-农业B2B信息发布网 » 资讯 » 分析预测 » 正文国内动态 国际动态 市场行情 分析预测 专家观点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热门话题 B2B资讯 

或许10年后中国大豆只能成为记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31  作者:农业市场网  浏览次数:241

  伤痕累累的国产大豆,今年又被狠狠地刺了一刀。甚至有专家沉痛地预言:在10年之后,国产大豆也许只能成为停留在记忆中的往事。

  日前,黑龙江省农委公布了一则农情调查情况:2010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将在2009年减少20%的基础上再次减少,预计下降到6500万亩,减少560万亩,跌幅迫近10%。

  “今年我国大豆产量将会跌破1400万吨。”3月25日,东方艾格油脂业分析师陈丽娜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如是说。而往年这个数字还是1600万吨上下,2009年为1450万吨。

  无疑,豆农种植欲望的下降来源于种豆收益不高。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照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从绝对收益来看,大豆价格没有达到豆农的期望值;从相对收益来看,种植玉米要比大豆的收益更大。”

  尽管国家在近两年出台了一些保护豆农利益的政策,2009年更是把部分压榨企业纳入了收储补贴名单之中,但是起到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的一位负责人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介绍,目前,黑龙江省内68家规模以上的大豆加工企业绝大多数已经停产,并全部停止收购大豆,总的开工率已经跌至2成以下,目前仍有300万吨大豆积压在农民手中。

  企业停产的原因还是老问题——亏损。陈丽娜表示,目前,除去补贴,企业每加工1吨国产大豆要比进口大豆成本增加近200元。而且,这个价差可能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巴西、阿根廷的新豆即将上市,5月份甚至是整个上半年,国际大豆价格都是看跌的。

  也正是这个价差的长期存在,使得国产大豆不断被边缘化。据上述负责人介绍,近些年进口大豆在我国的垄断地位不断加强,2008年国产大豆的压榨量仅为200万吨,在总压榨量中的比重已经不足5%。

  由此,包括九三油脂在内的多家黑龙江民族压榨企业开始跨省建厂,谋求与进口大豆对接。国产大豆的唯一“乐土”也开始被侵蚀。

  还有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是,在国家三令五申控制大豆压榨产能时,新型大豆压榨项目还在大肆扩张。“目前,中粮、中储粮和几家大型压榨企业都在筹建新厂。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数字,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今年的扩张比2009年还要严重。”一位消息人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压榨企业持续扩张的消息也得到了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登高的确认。他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虽然项目没有年度界限,但大豆压榨企业的重复建设一直都存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不断都有新厂开建的消息传来。

  对此,张照新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一些落后的、规模小的企业会逐渐被淘汰,规模大的、有实力的企业则需要扩大产能,抢占市场份额,这也是竞争的需要。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的负责人也表示,鉴于国产大豆被边缘化,新上国产大豆压榨项目是值得鼓励的。

  但在刘登高眼中,央企的扩张是与民营企业“夺食”。“发改委一直在强调严格控制重复建设,但是由于缺乏具体的监督措施和惩办手段、国家的控制要求几乎成为一纸空文,不仅没有成效,而是愈演愈烈。被排挤的产地加工企业只能望‘洋’兴叹!应该看到,重复建设的本质不是先进淘汰落后,而是垄断在作祟,以大欺小,这不是充分的市场竞争行为。这反映了国家产业、投资政策中的某些偏失,包涵了沉痛的教训。”他说。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司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我国大豆压榨产能已经超过了1亿吨,如果国家不严加控制,未来大豆压榨行业的竞争将会变得“血腥”。

  诸多窘态的存在不仅引起业内人士的担忧:10年之后,国人是否还能看到国产大豆的身影。

  “十分有可能。如果国家再不采取有效措施的话,国产大豆很有可能走上覆灭的道路。”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的该负责人表示。

  张照新则认为,由于价格因素大豆减产是阶段性的,长期来看,国产大豆还是会保持稳定。对于大豆,国家会愈加重视,还会有相关政策出台。他建议,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加大补贴力度,让压榨企业开工生产。“这与保护豆农利益不冲突,企业能够高价收豆相当于间接地补贴了农民。”他说。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