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的要进入秋收,大豆也开始慢慢的成熟了,今年大豆的种植范围有着明显的下降,那么对于2018年中国大豆价格走势及2018年中国大豆行业发展趋势有什么变化哪?
2018年中国大豆价格走势
近期,黑龙江各地基层农户大豆毛粮收购价为3300~3360元/吨,过4.0筛商品豆报价3400~3460元/吨,平均价为3430元/吨,塔豆装车报价3500~3540元/吨,平均出货价3520元/吨,与7月初相比,收购价下跌20元/吨,出货价下跌40元/吨。
自6月14日临储大豆拍卖以来,截至7月15日共计拍卖5次,累计投放183.7万吨,成交83.23万吨,成交率40.37%;成交均价为3013元/吨,比市场价低近400元/吨,冲击大豆现货市场价。平均成交价加出库费和运费预估60元/吨,合计3073元/吨,比港口分销大豆低367元/吨,加工利润可观,黑龙江讷河地区油厂加工利润为322元/吨。
不难看出,临储大豆拍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贸易商的心理层面上。2012~2018年,内外价差底部在-80~0元/吨区间运行,触底上涨后,价差高点在600~800元/吨区间运行。价差从2017年8月份的高点590元/吨下跌到目前的40元/吨,下跌550元/吨,跌幅93%,继续下跌空间有限。
2018年大豆行业发展趋势
1、大豆面积预计保持稳定,有再度下滑的可能
在连续两年种植结构调整政策引导,以及大豆生产性补贴和米豆轮作补贴的刺激下,预计2018年大豆面积将总体保持稳定。需要关注的是,当前2017年秋粮已经陆续上市,玉米在连年减产后,预计2017/18年度将首次出现产需缺口,各类收购主体入市积极,玉米收购价格远高于上年。且2017年玉米单产状况也较好,种植收益预计较好。而大豆连年增产后价格下行压力大,且大豆市场容量远小于玉米,销售压力大,玉米、大豆的比较收益可能将再次向玉米倾斜,2018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有再度下滑的可能。由此,2018年大豆、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如何制定对稳定大豆面积将更加关键。
2、国内大豆消费需求继续增长,大豆进口量继续增加,但增速放缓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截至2016年底,中国共有日压榨能力1000t以上的大豆加工企业152家,山东、江苏、黑龙江日压榨大豆能力分别达到8.41万t、6.6万t、2.62万t.2017年中国大豆压榨加工产能继续扩大,预计新增产能超过3.85万t/d.其中,广东新增压榨产能0.8万t/d,江苏新增日压榨能力1万t,河北新增0.5t,辽宁新增1t,湖南新增0.15t,四川新增0.4t,且大部分项目已经投产。经历了连续3年的南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后,生猪产能布局逐步调整到位,巨型规模养殖企业的竞争将进入白热化,预计在养殖利润的拉动下2018年生猪存栏量将迎来高峰。压榨产能扩大和下游养殖行业的强劲需求将拉动2018年大豆消费量和进口量继续增加。考虑到2017年国产大豆增产,进入压榨领域的数量增加,以及国家储备大豆可能轮出并投放市场等因素,预计2018年大豆进口量增速放缓。
3、国内价格保持稳定,国内外价差预计将保持在一定水平
2014年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到2016年大豆生产性补贴政策,大豆价格市场化改革态势已明朗,大豆价格将主要受供求因素决定。由于国产大豆主要是食用,消费需求随人口增加而稳步增加;而在国家的贸易政策框架下,长期来看种植玉米较大豆仍具有优势,大豆面积难以大幅扩大。预计2018年,国产大豆供需将保持稳定,大豆价格将稳定在一定水平,国内外大豆价格的联动性将增强,由于国产大豆种植成本较高,且有非转基因的特性,大豆国内外价差仍将长期存在。
可以看出我国的大豆面积预计保持稳定也能下滑,大豆行情有一定变化。对此大家已经对2018年中国大豆价格走势,2018年大豆行业发展趋势比较的了解了吧。